加强企业信用政策管理
发布时间:2025-08-12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或者提供劳务而向购买单位或者接受劳务的单位收取的款项。是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而产生的债权。这种债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赊销。从企业自身原因分析,赊销有两个主要动机:一是扩大销售,增加利润;二是减少库存和成本。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出于自身需要或客观原因,往往采取赊销的方式销售产品,提供劳务。因此,应收账款的目的是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商品市场份额,扩大商品销售和利润的实现,是企业营销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企业应收账款数额过大,不能及时收回,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甚至导致企业破产。从近年来我国企业的总体情况来看,虽然应收账款逐年减少,但由于市场经济萎缩,应收账款难以恢复,其数额仍相对较大。因此,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是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重要保证。付款回笼取决于结算方式和应收账款的管理。如果企业放松管理,盲目片面追求销售,其资金将形成恶性循环,影响正常的再生产活动。其次,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加强管理,及时收回应收账款,企业不需要因资金不足而大量贷款,从而减少利息支出,提高经济效益。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加强企业信用政策管理
应收账款的信用销售效果取决于企业的信用政策。调查显示,信用销售的真正风险不在于客户,而在于企业。只有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才能防止坏账处于萌芽状态。信用政策包括三个方面: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款政策。
(一)信用标准。信用标准是指客户获得企业交易信用的条件。如果客户不能达到信用标准,就不能享受企业的信用或只能享受较低的信用折扣。是企业评价客户水平、决定是否给予或拒绝客户信用的依据。企业在制定或选择信用标准时,应考虑三个基本因素:(1)同行业竞争对手的情况。在市场竞争中,企业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在竞争中保持主导地位,保持和扩大市场份额。如果竞争对手很强,企业必须采取相对竞争对手较低的信用标准;相反,信用标准可以相应严格。(2)企业承担客户违约风险的能力。当企业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时,可以以较低的信用标准提高竞争力,争取客户,扩大信用销售;相反,应选择较高的标准来降低违约的风险。(3)客户的信用程度。企业必须对客户的信用等级做出判断,决定是否给予客户优惠。客户信用水平取决于五个因素:质量、能力、资本、抵押、条件,简称5C系统。a. 品质。是指客户履行合同或违约的可能性。是解决是否给予客户信用的首要因素。主要通过客户以往的付款履约记录来了解。b. 能力。指客户的偿付能力。这取决于资产的数量和质量,特别是流动资产及其与流动负债的比例。流动资产数量越多,流动比越大,偿付债务的物质保障就越强;相反,偿付能力较差。流动资产质量即变现能力强,则偿付能力强;反之亦然,偿付能力差。c. 资本。指客户的经济实力和财务状况。是客户偿还债务的最终保证。d. 抵押。是指客户在拒付款项或无力支付款项时可以作为抵押的资产。这对于不知道细节或信用状况有争议的客户尤为重要。一旦你不能收到这些客户的钱,你就可以用抵押品来补偿。如果这些客户提供了足够的抵押贷款,可以考虑向他们提供相应的信用。e.条件。指可能影响客户偿付能力的经济环境。当客户面临不利的经济环境时,企业应谨慎确定客户的商业信用标准。
(2)信用条件。企业一旦决定给予客户信用优惠,就需要考虑具体的信用条件。信用条件是指企业接受客户信用订单时的要求,主要包括信用期、折扣期和现金折扣。(1)信用期。是指允许客户从购买到支付货款的时间限制。通常,延长信用期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大销售量,从而增加销售毛利润。但如果信用期限延长不当,收入有时会被增加的费用抵消,甚至导致利润减少,给企业带来不良后果。因此,企业必须认真研究,确定适当的信用期(2)折扣期。是指客户享受现金折扣的付款期限。该期限的确定主要取决于折扣损失是否小于银行同期贷款利息(3)现金折扣。是企业对客户商品价格的扣除。决定企业是否提供现金折扣的程度,主要取决于提供现金折扣后的收入是否大于现金折扣成本。(3)现金折扣。是企业对商品价格的扣。
(3)收账政策。
如果企业采取积极的会计政策,可以减少应收账款投资,减少坏账损失,但会增加会计成本。如果采用更消极的会计政策,可以降低会计费用,但会增加应收账款投资,增加坏账损失,要求企业根据市场经济环境和自身情况科学设计回收策略。企业除了及时使用现金折扣和适度使用担保制度外,还应确定合理的会计程序和讨债方法。一般来说,我们应该给客户一个礼貌的通知信,然后我们可以通过电话进一步收集。如果无效,企业的会计师可以直接与客户面谈。如果确认客户确实遇到了暂时的困难,企业应该帮助客户克服困难,以收回更多的应收账款。如果客户有能力支付,但试图拖欠,则有必要采取法律行动,要求有关部门仲裁或提起诉讼,以维护企业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