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原则是指导管理会计工作的规范
发布时间:2025-08-11
管理会计作为现代会计的分支之一,产生于本世纪20年代~20世纪30年代,形成于40世纪40年代~20世纪50年代,主要关注信息的积累、比较、分析和解释,帮助企业管理部门预测前景,参与决策,规划未来,控制和评价各责任单位的经济活动。由于管理会计起步较晚,与金融会计成熟的理论相比,管理会计理论远未形成一个系统。管理会计原则作为其理论基础之一,中外学术界很少讨论。由于其自身的服务对象、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很少形成广泛的商业原则。因此,到目前为止,管理会计原则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结论。
管理会计原则是指导管理会计工作的规范,是对管理会计工作的要求,应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指导作用。1974年,美国会计协会(AAA)提出了八种管理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虽然没有得到世界的普遍认可,但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中国著名管理会计学家李天民教授为管理会计原则构建了科学的理论结构。作者现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简要讨论了具体内容。
管理会计的本质是一种以决策性会计为主体的全球经济管理活动。其总体目标是提供相应的管理信息,协助管理部门做出改进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决策。管理会计为管理部门提供的管理信息总是尽可能使用财务会计系统提供的信息,并进行处理、改进和扩展,以便更有效地服务于企业的内部管理。此外,为了满足现代管理的要求,管理会计还将提供的信息内容扩展到企业外部,如环境、政策、竞争对手等。但由于管理会计的主要信息来源是财务会计信息,两者在一定程度上是同源和分流的,我们不妨从财务会计原则体系中学习,即将管理会计原则分为基本假设和指导原则。指导原则具体分为决策有用性原则、提供信息的约束原则和用户质量原则。
基本假设
(一)会计主体(accountingentity)
它是管理会计对象运行的空间范围的规定。由于管理会计主要为企业各级责任单位提供选择性、部分性、具体的管理信息,管理会计的主体可以是整个企业,但更多的是各级责任单位。
(2)持续经营(goingconcern)
它是管理会计对象运作的基本方式。即企业或各级责任单位的生产经营、融资投资活动将无限期延续,使相应的管理会计方法保持稳定有效。
(3)会计分期付款(accountingperiodicity)
它是对管理会计运作时间范围的规定,即将企业持续的生产经营活动和融资投资活动划分为一定时期,以便及时提供有用的管理信息。与财务会计相比,由于管理会计工作的重点主要是服务企业内部管理人员,提供相应的信息,帮助企业开展管理活动,而不是定期提供强制性、标准化的会计信息,因此可以灵活选择时间跨度。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战略管理会计的实施,企业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将朝着多层次、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不同的管理主体有不同的时间需求,从年、季、月到周、日,甚至随时提供。
(四)货币的时间价值
由于管理会计职能的多样性,除了使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外,还广泛使用其他非货币计量单位,如标准物理单位、质量综合计量单位、创新程度、市场份额等。在长期投资和融资决策中,不能假设货币价值不变,因为货币在不同时期的价值是不同的。一般来说,货币计量和货币价值不变的假设不适用于管理会计。相反,货币时间价值是投资和融资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前提,使决策更加科学和合理。
(五)效益最大化目标
管理会计的总体目标是改善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此,企业管理部门在预测前景、参与决策、规划未来、控制和评价经营业绩的过程中,必须始终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基本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