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应用管理会计的深入思考
发布时间:2025-08-11
我国应用管理会计的深入思考
我国引进西方管理会计理论知识多年,但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范围不广,水平不高,表面原因很多,如管理会计理论与实际脱节、管理会计实际应用效果差、企业领导不重视等,但作者认为,根本原因是企业缺乏管理会计应用的内部需求。具体表现如下:①管理当局根本不要求会计人员提供管理会计信息。企业内部是否存在应用管理会计的需求,取决于会计人员的主动性。在中国,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普遍追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因此,管理当局不重视的企业很难形成应用管理会计的需求。②管理部门有需求,但管理会计没有成为一个特殊的职业。会计人员会因工作繁忙而影响向管理部门提供信息的质量,最终导致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内部需求减少。③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不承担其提供的信息带来的经济后果的法律责任。难以保证会计人员提供管理会计信息并帮助管理部门采取正确决策的质量,最终影响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内部需求。④管理会计的技术方法脱离现实,无法保证管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影响信息的价值。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代理人会根据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要求,产生应用管理会计的主观愿望。企业是否应用管理会计是根据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要求决定的主动过程。在产权不明确的企业制度下,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关系混乱,代理人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代理人不能专注于管理。随着改革的深化,特别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客户和代理形成了相互制约的制衡机制,该机制要求企业按照市场经济法运行,企业只使稀缺资源发挥最大效用,具有长期活力,盈利。显然,代理目标的实现取决于企业的长期决策行为,长期决策的关键在于信息价值,应用管理会计是最有效的措施,应该说在现代企业体系中,代理将根据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要求,产生应用管理会计的主观愿望,引起管理部门关注管理会计的应用。将管理会计定位为职能管理部门,可以减少上述因素对管理会计的负面影响,提高信息价值,使企业将应用管理会计的主观愿望转化为现实需求。
基于这一定位,在我国高校教学中,要注重普通人才的培养。通过学校教育是人们获取管理会计知识的主要途径。目前,我国管理会计课程的对象主要是具有会计专业以上学历的学生,应增加生产组织管理、企业运筹学等课程。目前,已按大类招生的高校,未来两年管理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可增加管理会计及相关会计课程。通过会计教学,培养具有扎实管理会计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的普通人才,为职能管理部门创造了良好的机遇。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建立管理会计协会组织,实行管理会计考试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