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在我国汽车工业中的应用意义
发布时间:2025-07-29
一、管理会计在我国汽车工业中的应用意义
“从制造业的角度来看,汽车工业以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对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被列为国家战略竞争产业”。然而,目前国内汽车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普遍不高、自主研发能力相对薄弱,特别是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资源环境约束、劳动力生产要素成本、投资出口增长明显放缓,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资、规模扩张广泛发展模式不可持续,汽车产业“调整结构、转型升级、质量和效率迫在眉睫。”
2014年10月,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管理会计在企业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中的重要作用。
世界各大汽车公司都在大力应用、发展和完善管理会计,并取得了重要成果。例如,美国所有的汽车公司都在战略和日常运营管理中实施了应用运营成本管理和平衡计分卡系统。日本汽车制造业创造性地结合质量和成本改进活动,积极应用和改进成本管理方法,大大降低了各种生产成本。相比之下,我国汽车制造企业仍存在较大差距,如资源利用率低、生产成本高、技术限制、进口钢材、KD零件、技术佣金、品牌使用、特种设备指定采购等,国内平均单车生产成本比国际平均水平高出20%或30%。如果汽车平行进口等政策进一步放宽,国内汽车制造企业的形势将更加严峻。
因此,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治理,加强管理会计的应用和推广,对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促进汽车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管理会计在我国汽车行业的应用现状及问题
(1)缺乏创新,实际应用方法相对滞后
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高新技术发展迅速,治理科学不断创新。现阶段,管理会计的技术方法体系与企业内部管理需求的不适应日益突出。弹性制造系统、及时生产系统、计算机一体化等先进的治理方法在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促进了企业管理方法的改革,对管理会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现阶段我国管理会计实务应用创新不足,许多技术方法仍处于传统应用阶段,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例如,对于制造成本分配,劳动力成本在当今资本和技术密集型汽车制造企业产品成本结构中的比例大大降低。如果间接成本分配仍以工时为分配标准,必然会降低产品成本的准确性,并根据其进行业务决策和绩效评价。
(2)推广不足,新兴先进方法应用程度低
经过多年的发展,本量利分析法、标准成本法、综合预算等传统管理会计方法在我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和完善。然而,由于缺乏理解和推广,我国企业应用新兴的先进方法仍相对较低。例如,国外有效的平衡计分卡、寿命周期成本法等先进方法在我国企业中尚未得到广泛应用。另一个例子是20世纪末在经济发达国家兴起的战略管理会计方法,作为提高治理效率的重要方法,已被各国企业广泛效仿。虽然战略管理会计在中国被提倡多年,但真正应用的企业却寥寥无几。实践界对新兴先进的管理会计方法和理念仍缺乏及时、充分的认识,更不用说运用这些新思路、新方法参与企业管理了。此外,企业管理者不重视,我国新兴先进的管理会计方法应用程度较低。就我国汽车工业而言,必将影响汽车企业的治理效率和国际竞争力。
(3)适应性不足,引进国外先进方法技术效果不理想
目前,我国大多数汽车制造企业都是中外合资企业。在引进国外先进产品和技术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引进和实施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和方法的应用。但是,虽然我国经济发展与国外接轨越来越紧密,但并不是所有国外先进的管理会计方法都适用于我国企业,直接“复制”国外先进做法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比如观致汽车,拥有以色列集团的先进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