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小企业建立管理会计制度的必要性
经过发展,中国中小企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GDP的58.5%是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中小企业缴纳全国税总额的50.02%;中小企业也可以解决一定的劳动力过剩问题。由此可见,中国中小企业已成为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中坚力量。
目前,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目前,我国大量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很低。例如,一些员工素质低,领导对管理会计的理解肤浅,基础管理薄弱,导致员工效率低、管理水平低、经济效益差、收支平衡等现象。总的来说,管理会计在中国企业中的应用并不十分普遍,但随着生产成本的上升、工资的增长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管理会计已成为企业实现高效管理的根本力量。
(1)会计制度的有效管理可以降低企业的日常运营成本。
拥有管理会计人员的企业可以通过完整的计划协调成本预算,协助预算成本。经过管理会计人员的协调,可以预测和估计超出预算的项目,减少项目频繁修改,远远超过年初预算,使各部门的信息传输顺畅。如果生产部门对数据的掌握不真实,就会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不准确。但在成本核算过程中,如果配备管理会计人员,可以根据产品的完成程度合理分配电力、水、原材料、工资和废品的回收利用,有效控制成本。
(2)有效的管理会计制度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根据2003年《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报告》提供的信息,反映出中小企业人均收入和人均利润明显低于大企业。大企业人均收入是中小企业的3倍以上;人均利润是中小企业的112倍,甚至是中小企业的近5倍。盈利能力指标包括三个指标:主营业务利润率、资产回报率净资产回报率。中国中小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均高于大企业,资产回报率高(ROA)净资产回报率(ROE)低于大企业。ROA和ROE低于大企业,反映出中小企业总资产和净资产的经营效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