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发布时间:2025-06-13
管理会计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理论体系不够完善
首先,我国管理会计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过短。大部分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都是从西方国家引进的,研究不够深入。目前还没有形成符合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二是目前我国管理会计技术和方法缺乏自主创新能力,限制了管理会计的应用。三是现有管理会计理论主要应用于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应用较少。行政事业单位与企业在管理会计的应用上存在很大差异,不宜将企业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机械地转移到行政事业单位。上述情况限制了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应用和发展。
2.应用基础不牢固
首先,管理会计的应用是行政机构实现内部控制的必要条件,虽然大多数行政机构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仍不完善,没有发挥控制作用,内部控制机构无用,相关制度和流程未及时更新,影响管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完整性和一致性。
其次,虽然目前管理会计可以立即整理和分析内部财务信息,但缺乏收集和整理非财务信息和外部信息的意识,忽视了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利于管理会计在行政机构的应用。
3.管理人员对管理会计的应用了解不够
在传统观念中,会计功能主要是会计和监督,行政机构没有意识到管理会计的应用对单位管理的巨大影响。目前的财务培训主要针对财务人员,不针对管理人员,使单位管理人员缺乏管理会计工作的基本认识,导致缺乏实施管理会计应用的热情。此外,行政机构的环境相对稳定,也导致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和学习主动性,难以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
4.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建设水平较差
目前,虽然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都引入了电算化技术,但其信息系统的应用水平和利用率并不高,大多只用于记账,缺乏预测、分析和过程控制能力。此外,大多数电算化会计软件只适用于财务会计系统,很少有软件可用于管理会计操作。行政事业单位重业务、轻财务、重会计、轻管理,导致会计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缺乏相关性。部门之间的制度不同,不能有效发挥行政事业单位的整体功能,不能改善管理和社会效益。
5.专业人才严重短缺
由于我国管理会计起步较晚,主要用于企业管理,行政机构优秀管理会计人才严重短缺。一是高校优秀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滞后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财政部门没有提出适用于行政机构的详细、完整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二是管理会计人员缺乏专业培训,导致会计数据的使用通常仅限于事后,整体分析能力差,难以将有效信息应用于单位决策。三是行政机构会计人员平均年龄较大,岗位轮换制度不完善,人员流动性低,工作环境舒适,导致缺乏学习积极性和应用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