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财管海南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现行无形资产计量存在的问题
发布时间:2025-05-19

一、现行无形资产计量存在的问题
 
1.无形资产确认项目范围过窄。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越来越高。知识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基于知识的无形资产将日益成为企业未来现金流和市场价值的主要驱动力。在高科技企业中,衡量企业价值的主要标志不再是物质资源的数量,而是无形资产的数量。根据新会计准则,确认的无形资产只包括专利权、商标权、作权等。2.无形资产初始计量方法单一,计量金额不全面。(1)外购取得的无形资产。新旧标准以成本计量外购或单独取得的无形资产。但是,当购买无形资产的价格超过正常信用条件时,新标准规定无形资产的成本为等值现金价格。IAS标准的规定与此大致相同。旧标准一般不考虑现值对资产计量的影响,直接以实际支付的款项进行初步计量。相比之下,新标准的测量方法更合理,测量结果更接近公允价值,更真实地测量了无形资产的初始价值。(2)自主开发的无形资产。
 
自主开发的无形资产分为研发阶段:研究阶段具有探索性。为进一步开发活动准备数据和相关方面,未来研究活动是否转入开发,开发后是否形成无形资产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与研究阶段相比,开发阶段应该是完成研究阶段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具备形成新产品或新技术的基本条件。根据新标准,自主开发的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不仅包括依法申请时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费等费用,还包括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开发阶段的费用;与旧标准相比,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开发阶段的费用也可以计入其价值。3.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不易管理和控制。新标准对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只包括摊销和减值,对后续支出没有规定。由于新标准的灵活性,后续计量的许多方面需要专业判断,如残值、减值等,主观性强,难以控制和增加管理技术中的利润操纵空间。
 
二、准确计量我国无形资产的对策。
 
1.扩大确认范围。新标准规定,企业自主创造商誉和内部品牌、报纸名称不应确认为无形资产。这导致许多重要的无形资源被排除在外,如自主创造商誉、人力资本等,从而低估了企业无形资产的整体价值。企业的自主创造商誉和内部品牌、报纸名称被排除在无形资产的确认范围之外,但这些“资产”在现代企业价值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度竞争环境下的创新企业在制药等这些方面尤为突出,其投资主要集中在员工知识、营销和分配系统上。然而,这些都没有在财务报表中得到充分的反映。可以考虑以最合适的方式将这些无形资源的相关信息纳入财务报表,帮助投资者获得可靠和相关的会计信息。
 
2.逐步建立公允价值计价环境。国外公司治理相对规范,监管体系完备,资本市场发展相对成熟。在计价手段上,国际会计准则以公允价值计价无形资产。本次颁布的新标准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等方面谨慎采用公允价值。虽然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和完善,但我国公允价值的应用环境已经完全建立。国际标准化是方向,是大势所趋。因此,我国今后应逐步建立公允价值计价环境。
 
3.关于研发成本资本化的建议。在标准中,中国改变了以往研发成本完全成本化的做法。如果开发过程中的成本和结果符合相关条件,则可以资本化。这符合国际会计准则迈出了令人满意的一步。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由于研究成本与新产品或新工艺的生产或使用以及给企业带来效益的确定性较差,应在成本发生当期确认为成本,直接记入当期损益,未来会计期间不确认为资产。对于研究活动——初步智力成果,采用成本化处理;对于开发项目,由于开发项目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应采用资本化处理方法。
 

财管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