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原则
发布时间:2025-04-30
“零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原则
“零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从营运资金管理的重点出发,在满足企业流动资产基本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企业对流动资产的投资,利用大量短期负债融资流动资产。“零营运资金管理”是一种极限管理,不要求营运资金真正为零,而是在一定条件下尽量减少营运资金的管理模式。“零营运资金管理”属于营运资金管理决策方法中的风险决策方法。该方法的显著特点是可以使企业处于较高的利润水平,但同时企业也承担较大的风险,即所谓的高利润、高风险。具体表现为:
1 收入丰富。一般来说,流动资产的盈利能力低于固定资产,短期投资的盈利能力低于长期投资。例如,工业企业利用劳动资料(工厂、机械设备等)加工劳动对象,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通过销售转化为应收账款或现金,最终为企业带来利润。因此,固定资产通常被称为盈利资产。相比之下,虽然流动资产也是生产经营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除有价证券外,现金、应收账款、存货等流动资产只为企业的正常再生产活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本身并不具有直接的盈利能力。由于短期债务偿还债权人的日期短,风险小,所以利率低,债权人的利率是债务人的成本,因此短期债务的资本成本低于长期债务的资本成本。
尽量减少企业对货币资金、短期证券、应收账款、存货等流动资产的投资,减少基本无报酬货币资金和低报酬短期证券,用于高报酬长期投资,增加企业收入;降低存货可降低成本;减少应收账款可降低应收账款成本和坏账损失。大量使用短期债务可以降低企业的资本成本,短期债务灵活快速,可以及时弥补企业流动资产的短缺。显然,由于减少了对流动资产的投资,企业可以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加快资本周转,降低成本,从而增加企业的利润。
2 潜在的风险。从风险分析来看,固定资产投资的风险大于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比固定资产更容易实现,其潜在损失的可能性或风险小于固定资产。当然,固定资产也可以通过在市场上出售变成现金,但固定资产是企业的主要生产手段,如果出售,企业将不复存在。因此,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固定资产(如破产)除不需要使用固定资产出售转让外,不予出售。因此,企业固定资产的流动性较低。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持有的流动资产越多,风险就越小;相反,企业持有的流动资产越少,风险就越大。此外,大量使用短期负债也可能导致风险增加。一般来说,短期融资的风险大于长期融资。这是因为:首先,短期资金到期日即将到来,可能会产生不能按时清偿的风险。例如,企业进行为期三年的投资,只有在第三年才能有现金流入。此时,如果企业使用短期融资,企业在第一年和第二年将面临巨大的风险,因为企业的投资项目没有给企业带来收入。但是,如果企业采用为期五年的长期融资,企业就会平静地利用投资项目产生的收益来偿还债务。二是短期负债在利息成本上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如果采用长期融资融资,企业可以清楚地了解整个资金使用期间的利息成本。但如果是短期贷款,不知道贷款归还后下次再贷款的利息成本是多少。金融市场的短期资本利息率非常不稳定,有时甚至在短期内波动很大。
根据上述观点,“零营运资金管理”原则的应用将使用权企业面临更大的风险。首先,企业存在延期风险,即企业在到期日无法偿还债务的风险。如果企业需要延期,但由于一些不可预测的因素,如短期债务到期,企业经营变化良好,债权人拒绝延期;或者在延期时,只是赶上国民经济低迷,市场私有制,不能继续延期;其次,短期债务利率波动较大,企业无法预测资本成本,无法控制利息成本;第三,为了减少应收账款,企业可能会失去客户,从而影响销售的增长。
虽然存在高风险,但“零营运资金管理”仍是管理资金的有效途径。“零营运资金管理”在具体经营中,以零营运资金为目标,注重衡量营运资金的使用效果,通过营运资金与总营业额的比例来判断企业在营运资金管理中的业绩和水平。由于“零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出发点是尽可能减少对流动资产的投资,营运资金在总营业额中的比例越少越好。这就是“零营运资金管理”的含义。“零营运资金管理”强调资金的使用效率。如果资金过多地停留在流动资金的形式上,就会降低企业的整体利润。简而言之,“零营运资金管理”是将营运资金视为投资成本,以最小的流动资产投资获得最大的销售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