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融资成本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5-04-22
在财务管理活动中,如果预测企业现金流出大于现金流入,银行存款不能完全弥补差额,企业必须以某种方式筹集资金。会计用货币计量企业活动,并将其记录在账户中。因此,该账户为企业提供了一种系统的跟踪企业活动的方法。它是对企业交易的回顾,揭示了交易的发生、时间、金额和所涉及的权利和义务。正确的企业决策取决于准确和及时的经济活动信息。会计是获取这些信息的主要渠道。会计可以提供完整的商业活动记录,这对决策者来说非常重要。只有这样,决策者才能对这些活动有一个完整和公平的评价。
一、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融资成本的影响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跨国经营、跨国上市、跨国投资和跨国融资的现象日益增多,中国经济开始走向国际舞台。为了使中国融入国际经济体系,会计作为一种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必须走国际趋同之路。新企业会计准则首次实现了国际趋同,并获得了IASB、欧盟和其他组织的认可。一方面,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更广泛的接受,另一方面,它也提高了中国企业会计信息在全球经济中的可比性,降低了财务信息报告和会计信息理解和应用的成本。这两个方面的进步和成果将提高中国资本市场的效率,降低国内外投融资成本,减少国际贸易摩擦,提高跨国经营管理水平。这些不仅降低了金融融资的成本,而且扩大了企业投融资的渠道和市场。
二、新企业会计准则对资本结构的影响
1 、新企业会计准则长期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资本市场效率相对较低,财务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委托代理链过长,股票发行制度不完善,产权改革不到位。因此,我国大多数国有企业的融资主要依靠银行贷款,导致其资本结构不合理。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将长期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投资者、债权人、员工等利益相关者对企业价值的评价。此外,资本市场改革、金融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领域的同步深化,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将趋于合理,与“新优序融资理论”相结合、西方资本结构理论的偏差,如信号模型和最优资本结构理论,逐渐得到纠正。
2 、引入公允价值——企业资产负债率偏离实际
公允价值计量可能会使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偏离现实。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我国会计准则在使用公允价值的前提、范围和具体方法上更加谨慎,这不仅是对我国过去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存在的问题的总结和改进,也是根据我国国情减少滥用公允价值的现实选择。然而,由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冲突,如果资产反映了公允价值,对于拥有大量固定资产的企业来说,账面资产的价值会在其他方法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账面现实的负债率及其所代表的负债风险也会降低,但事实并非如此。企业在做出融资决策时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目标资本结构。因此,企业在考察资本结构时,要充分关注资产负债的计量方法,消除宏观经济的影响,遵循谨慎原则,从而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