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监督管理职能会失效吗?
发布时间:2023-03-26
1、金融会计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1.操作管理风险。是指会计操作失误带来的风险。会计作为一个专业性强、风险大的部门会计,面对大量的结算票据和现金资产,一旦出现工作疏漏和制度不完善造成的资产损失巨大,也会损害银行的声誉。
2.监督薄弱的风险。会计监督是监督单位经营活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但目前财务会计监督职能相对薄弱,忽视和放松会计监督。反映在财务管理方面,基本上是行政资金、会计记账,即事后会计,使会计监督管理职能失效,对于一些盲目决策、比较消费、超计划、超支出等违反财务纪律的行为,不能发挥强大的会计监督作用。
3.票据结算风险。表现为:一是从票据当事人的角度来看,票据填写不清造成的风险;二是从结算中介的角度来看,存在操作失误或任何违规造成的风险;三是从结算环境来看,有票据犯罪带来的风险越来越大,也有银行、企业、司法部门对处理票据纠纷依据的法律法规理解不一致造成的风险。
4.信息扭曲的风险。所有银行业务活动都应通过会计信息反映,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许多行为违反金融政策和上级要求,会计信息处理,导致会计部门提供信息不真实、不充分、真实、虚假、任意调整收支现象实际上掩盖了信贷资产的质量和风险,影响银行业务状况的客观评价,带来更大的风险。
二、风险产生的原因
1.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
在市场化进程中,市场经济体系逐渐暴露出一些缺陷。目前,我国金融机构的账面投资回报率吸引了大量的社会资源涌入。在市场准入标准不完善的情况下,我国尚未形成统一的社会平均利润率。再加上地方政府的本位主义,地方金融机构数量急剧增加,非法经营和从事非法活动的可能性也相应增加,银行会计风险日益增加。
2.会计监督不力
根据中国会计界的一般理解,会计监督是指会计控制企业经济活动过程及其引起的资本运动,以确保各项经济业务和财务收支的合理性和合法性。由于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包括企业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活动,会计监督自然也包括对经营者的监督,这也在法律上得到了证实。《会计法》明确规定,会计人员应当抵制企业负责人的违法行为,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3.金融管理模式不完善
在宏观管理方面,根据市场规则公平竞争不足,缺乏相应的制度;在微观管理方面,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财务监督不严格。从会计岗位设置的角度来看,缺乏应有的相互制约,违规经营现象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