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医院审计工作建设?
发布时间:2025-11-18
如何加强医院审计工作建设,适应医院发展要求
(1)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审计医院健康发展,健全内部控制至关重要。哈佛大学教授Sabin认为,即使医疗卫生服务是纯粹的公共产品,任何国家都应该控制医疗卫生服务的支出。为了控制违规行为,防止工作中的错误,杜绝徇私舞弊,提高医院的运营效率,更好地承担社会赋予的服务功能,必须有健全的内部控制。管理审计、财务审计、工程项目审计、采购审计、合同审计等都属于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范畴。内部审计应在医院经济运行的内部控制中充分发挥其监督、评价、改进和控制的作用,最终达到降低医院运营成本、服务成本、防范风险的目的。
(2)根据公立医院的特点,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服务作用,拓展内部审计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医院必须将内部审计机构放在独立的位置,确保其权威性和独立性。并使内部审计能够向高层次发展,从制度上保证内部审计工作能够全面开展。同时,根据医院的特点选择内部审计管理办法。随着医院现代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医院的审计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审计工作不仅仅是纸质文件的审计,而是充分利用医院现代信息管理系统,检查违规行为,确保医院收入和财产的安全。积极推进药品、各类材料、设备的集中招标采购,降低采购成本。这就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在工作中提升审计视角,利用微机网络系统对医院经济活动进行全面跟踪监控,跟踪药品、卫生材料等材料的采购流程和价格,检查入库手续、账目是否与实物一致等。同时,要会同资产管理部门加强对报废资产的监督管理,防止资产流失转移,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
(3)明确内部审计机构的性质和定位,把握和调整医院管理的重点。审计工作是医院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内部控制中其他工作监督评价的重要手段。随着社会环境变化的加快、医院经营规模的扩大和内容的增加,医院经营管理中的风险逐渐增加,促进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在风险控制和管理中发挥监督、控制、审查和评价作用。同时,通过标准化、系统的方法,提高和评价风险管理和控制的效果,使医院能够顺利实现其经营管理的目标。同时,内部审计工作还应协助医院改造医院的“软环境”。作为内部审计师,督促医院建立积极健康的医院文化,促进医院与患者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4)探索新的内部审计模式。今天的内部审计工作应结合医院的商业理念和发展模式,在新概念和方向的指导下,不断探索适合医院文化的内部审计模式,实现预防和增值审计模式的转变。将监督模式转变为监督与评价并重;审计职能由简单监督检查的保护转变为咨询服务的建设性和监督检查的综合保护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