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内涵
发布时间:2025-11-10
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内涵
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对本单位内部机构或者下级单位主要负责人(以下简称“内部管理领导干部”)对其履行经济责任进行的验证、监督和评价活动。经济责任是指内部管理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依法全面履行的职责和义务。
一般来说,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但不限于内部控制设计和实施的有效性、财务收支、资产和负债、经济活动的决策和实施、领导干部的清洁工作。国有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和细胞,经济活动更加频繁,内外环境更加复杂。因此,国有企业的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也应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资产保值增值。企业主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履行国有资产投资者的经济管理和监督职责,国有企业子公司及其领导干部承担资产占用、使用甚至部分处置的责任,最终目的是实现国有资产的价值增值。因此,国有企业在实施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时,应重点关注资产的保存和增值。
二是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情况和效果。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国有企业的经济活动更加频繁和复杂。为了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和展示,其领导人将面临许多重大的经济决策事项,如重大投资、融资、大规模采购、对外担保等,这些决策事项将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产生重大影响。因此,重点审计重大事项的决策和实施效果,科学系统地评价,是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是履行社会责任。国有企业控制着中国经济的命脉。在追求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要兼顾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履行一定的社会责任,起到公众示范的作用。国有企业在经营管理中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社会责任的,将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处罚和公众舆论的谴责,甚至面临法律制裁,从而影响企业的稳定发展,这与委托经济责任的初衷背道而驰。因此,内部审计机关要重视社会责任的履行,特别是国有企业违背社会责任的经济行为和被审计领导干部的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