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审计事项对注册会计师和投资者的积极影响
审计报告作为注册会计师与投资者沟通的纽带,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注册会计师与投资者的相关行为。审计报告的不断改革是为了加强双方的沟通,这不仅对注册会计师提出了更高的执业要求,也增强了投资者决策的相关性。
1.对注册会计师的积极影响
通过对2016年沟通的关键审计事项的统计分析,发现同一行业的公司出具了完全相同的关键审计事项。例如,德勤与中冶(601618)和中铁(601390)两家接受委托审计建筑业的公司确认的关键审计事项是“建设合同收入确认”和“应收账款可收回性”。收入确认的审计程序也相似——首先测试与施工合同预算编制和收入确认相关的关键内部控制,然后重新计算施工合同完成百分比,并测试今年的施工成本。另一个例子是光大银行(601818)和中国银行(601988)两家金融公司也发布了完全相同的关键审计事项,即“贷款和预付款减值准备”、“金融工具估值”和“结构化主体”。这种现象表明,在同一行业被审计单位沟通关键审计事项的过程中,同一事务所的重点相同,审计程序相当相似。不同事务所对重大错报风险领域的认定存在差异。因此,比较事务所之间的业务能力有利于事务所之间形成良好的竞争。
由于不同行业重大错报领域的行业特点不同,注册会计师必须摒弃平时僵化、标准化的审计流程,深入了解各行业公司的经营流程,加强与会计实务人员的沟通,在实践中不断运用审计准则,减少意见分歧。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关注被审计公司的具体情况,联系其实际业务领域,向公众展示其业务能力和执业水平,揭开审计工作的面纱。
关键审计事项的增加将促进注册会计师从业人员加强学习,进一步提高专业素质和专业审慎能力,以应对不同上市公司复杂的财务状况,并在审计报告中表达更有用的信息。在当今人工智能不断发展的时代,利用专业判断能力沟通关键审计事项是注册会计师反映其个人专业价值的一种形式,不能被智能机器所取代。
2.对投资者的积极影响
高质量的审计报告应具有信息内容,即信息的有用性,即公开披露的信息能否成为用户投资决策的有用依据。关键审计事项对审计报告质量的影响体现在关键审计事项决策的有用性上,改善了审计报告信息不足的现状。
在审计报告的格式上,关键审计项目位于审计报告“管理和治理责任”和“注册会计师责任”之前,突出了投资者的重点。公司分别在左侧列出关键审计项目的原因,右侧为相应的审计程序。一些公司也创新地采用表格形式,一目了然,方便投资者阅读和理解,审计过程更加透明。
对于投资者来说,当审计报告的整体格式相同时,他们可以关注关键的审计部分。这样,即使没有保留意见,他们也可以获得个性化的信息,充分了解企业所面临的环境。此外,投资者可以利用审计报告数据,根据行业分类进行统计分析,与同行业上市公司水平比较,或与往年信息垂直比较,更好地做出投资决策,实现审计标准改革的目标。
2016年底的审计报告改革是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的重要节点。统计新标准发布后第一年的审计报告内容,从多个角度分析,准确把握对各方面的影响,首先,关键审计事项合规,遵循标准指导,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其次,关键审计事项实现了更有效的沟通,内容和数量都增加了审计报告的充分性;最后,关键审计事项的增加促进了注册会计师积极接受改革,提高了他们的执业能力,并向大多数投资者展示了审计程序,为信息决策提供了更多的依据。综上所述,增加审计报告中的关键审计事项提高了审计报告的质量,实现了改革的目标,有利于审计制度的改进和进步,有利于社会的良性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