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财管海南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银行会计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发布时间:2025-10-27

一、银行会计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1.会计中存在的风险。银行会计是确认、计算和报告银行经济活动的过程。它是根据金融机构会计制度的要求和统一、标准化的操作程序,真实、完整、及时地反映会计数据。但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完善的环境下,利用权责发生制确认收支问题日益严重;在委托代理关系下,由于所有者和经营者利益不一致,银行利用会计操纵、扭曲会计信息维护和扩大利益。
 
2.会计操作中的风险。银行会计以严格的专业运行机制和统一规范的操作程序为基础,会计岗位以分工明确、责任明确为原则。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行为动机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会计人员为了迎合银行经理的利益,往往选择对经理有利、对其他合同人不利的会计方法,甚至随意歪曲、篡改会计数据,提供虚假信息。
 
3.会计监督中存在的风险。银行会计监督是对日常会计凭证、账单、账簿等进行审核,监督业务活动的合理性、合法性和合规性。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手段不完善、人员配备不到位等原因,会计部门的监督作用没有及时到位,检查力度不够,相对削弱了会计的基本职责,增加了风险产生的可能性。
 
4.人事管理中存在的风险。近年来,银行业发展迅速,各种新业务、新方法、新手段不断出现,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部分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低、经营行为不规范、工作责任心弱,导致原始凭证不真实、不合法、不完整,会计凭证填写不规范;账证、账实、账单不一致;不按规定设置、使用会计科目和会计账簿;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不一致。
 
二、建立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应遵循的原则
 
要建立完整的银行会计内部控制体系,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真实性原则。会计的目的是为经营者提供有助于经营决策的信息,披露银行经营中取得的业绩和存在的问题。会计信息的扭曲会影响经营决策的正确性。会计必须根据要素齐全、真实的会计凭证收付款项,并登记账簿。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的记录必须经过更换审核,才能达到账户、账单、账单、账实、账户、内外账户的一致性,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2.标准化原则。规则化原则是按照会计准则和金融会计制度的具体规定进行会计核算,规范各种会计业务的处理,提供真实、全面、准确、有用的信息。银行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应遵循一致性原则,建立统一的会计行为准则、会计指标体系和会计方法,使会计信息不仅能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依据,而且能满足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需要。
 
3.谨慎原则。谨慎也被称为稳定原则,即所谓的“宁愿预测可能的损失,也不愿预测可能的收入”的稳定态度。在会计中,必须对收入、费用和损失的确认持谨慎态度,合理估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根据“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的规定,贷款资产损失预付贷款坏账准备金;应收利息坏账金额预付坏账损失;银行固定资产保存、增值、更新、提取固定资产和折旧,建立会计内部规避业务风险的堤防。
 
4.监督原则。银行会计部门通过监督会计处理的全过程,检查会计数据的合法性、合规性和合理性,确保银行会计数据的真实性,使银行业务能够及时发现各种风险,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堵塞漏洞,形成内部控制安全机制。
 
5.授权授信原则。通过对会计处理过程实行逐级授权、分级审批的原则,各岗位人员可以在各职责范围内开展工作,行使职权,从而达到相互制约、相互制约、会计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
 

财管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