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基本成本会计操作程序
发布时间:2025-10-08
操作基本成本会计操作程序
为了客观反映产品成本,准确评价不同产品的盈利能力,间接成本必须适当追溯到最终产品,关键是找到间接成本进入每个产品的合理分配基准。因此,运营基本成本会计应运而生。
基本操作成本计算(以下简称ABC)是一种基于产品或服务的成本计算方法,导致资源消耗,从而将成本分配给产品或服务。这种成本计算方法的前提是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由操作完成,而操作所需的资源导致成本。资源分配给操作,然后根据其消耗分配给成本对象。
(1)ABC系统的基本专业术语:作业、资源、成本对象和成本动机
操作是组织内部的工作,包括一系列的行动、活动或工作。操作也可以定义为有利于ABC目的和组织内部活动的集合。例如,库存移动是一个仓库操作。
资源(resource)它是在作业过程中使用或使用的经济因素。例如,工资和材料是实施作业的资源。
成本对象是任何需要计算成本的最终项目,如任何客户、产品、服务、合同、项目或其他需要单独计算成本的工作单位。成本动机是导致运营成本变化的任何因素。它也是一个可计量的因素,将成本分配给运营,并将运营分配给其他运营、产品或服务。成本动机包括资源动机和运营动机。
资源动因(resource driver)它是一个操作所消耗的资源数量的测量。用于将操作所消耗的资源成本分配给特定的成本池。例如,操作所占的面积比可以用来测量操作对工厂价值的消耗。
作业动因(activity driver)它是成本对象对操作需求的频率和强度的测量。操作动机用于将成本池的成本分配给成本对象。例如,完成产品中不同部件的数量可以用来测量产品对材料分类操作的消耗。
(2)ABC系统的程序设计
ABC系统至少应包括三个主要步骤:(1)识别资源成本和运行;(2)将资源成本分配给运行;(3)将运行成本分配给成本对象。
第一步:识别资源成本和运营成本
ABC系统设计的第一步是识别资源成本并进行操作分析。资源成本发生在完成各种操作上,大部分资源成本反映在材料、材料、采购、材料分类、仓库、办公空间、家具、建筑、设备、公用事业设备、工资福利、工程等一级明细账户中。
操作分析是识别和描述组织中的工作(操作)。操作分析通常从现有的文件和报告中收集数据,并采用问卷调查、观察、直接与核心人物交谈等形式。操作分解的详细程度取决于系统的目标。
为了便于成本分配和计算,制造工艺通常分为四类:
1、单位级作业(unit-level activity):这是每个产品单位的操作。单位级作业发生在完成单位产品的每个时间,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使用、部件插入、每次检验等。
2、批别级作业(batch-level activity):这是由于每批或每组产品而不是每个单位产品。批量操作发生在生产一批产品的每个时间,如机器调整、采购订单、生产计划、每批检验等。
3、产品级作业(product-sustaining activity):它是为了支持不同产品的生产而进行的操作。通常包括产品设计、零部件管理、工程变更指令的发布、应急处理等。
4、设备级作业(facility-sustaining activity):它通常用于支持所有产品的生产。通常包括保安、保险、维修、工厂管理、工厂折旧、财产税支付等。
第二步:将资源成本分配给作业作业
运营驱动资源成本的消耗。资源驱动因素被用来将资源成本分配给运营。选择一个好的资源驱动因素的重要标准之一是因果关系。典型的资源驱动因素包括:(1)公用事业的仪表数量:(2)工资相关作业的员工数量;(3)机器调整作业的调整次数;(4)材料整理作业的材料移动次数;(5)机器运行的机器小时;(6)门卫和清洁作业的空间大小。
资源成本应尽可能通过直接可追溯性分配给操作。直接可追溯性要求计量机器运行中资源的实际消耗。例如,机器运行中使用的动力成本可以通过查电表直接追溯到机器运行中。如果不能直接测量,资源成本可以通过预测员工在每个特定操作中花费的时间或努力的比例来追溯到操作中。
第三步:将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对象。
收集运营成本后,需要测量每个单位的运营成本。每个单位的运营成本不仅是将运营成本分配给成本对象的基础,还可以通过不同时间和与其他组织的比较来确定这些运营的效率。
操作动机是将操作成本分配给成本对象的基础。典型的操作动机包括采购订单份数、验收单份数、检验报告数或时数、零部件存储数、支付次数、直接人工小时、机器小时、调整次数、制造周转次数等。操作动机应能够解释为什么操作成本会上升或降低。一旦你知道每个操作的成本以及驱动它的因素是什么,操作动机就可以用来确定哪些产品消耗了操作,成本将按照成本动机的比例分配给每个产品或产品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