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特点
发布时间:2025-10-04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审计行业面临着新的信息环境。在此背景下,审计风险和方法将发生巨大变化。与传统注册会计师审计相比,在大数据时代,注册会计师审计反映了更多传统注册会计师审计不能或难以实现的方面,提高了审计质量,增加了审计责任,给了审计行业更多的机会。大数据降低了审计风险,提高了审计工作和结果的质量,实现了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全面管理。然而,大数据的优缺点也是双面的。虽然反映了许多便利性,但不可避免地存在财务信息的保密性、监督管理审计工作的难度等问题。能否抓住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机遇,面对挑战,降低独立审计失败的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已成为注册会计师行业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审计行业应考虑如何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审计模式,以便在新环境下更好地构建审计。本文将重点探讨注册会计师审计的风险和质量。
大数据时代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特点
(1)传统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大数据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比较
传统审计主要是手动操作和纸质环境。大数据审计采用了更多的新技术,两者的异同可以分析如下。
1.相同点
传统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大数据注册会计师审计必须以《注册会计师法》及相关标准作为业务标准和专业标准,以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标准作为判断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是否合法的标准。无论是传统的还是大数据审计,审计过程必须通过准备、实施和报告三个阶段,通过调查理解、签署业务协议、评估内部控制、确认重要性水平、分析审计风险、编制计划、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测试、报表实质性测试、审计业务收集审计证据、审计工作草案、形成审计意见、编制报告等基本审计程序。
2.不同点
在审计证据方面,传统的注册会计师审计主要存在于纸质上,通过查找被审计单位的账簿和相关资料获取审计证据,而大数据注册会计师审计减少了复杂的纸质任务,通过远程技术收集被审计单位的审计证据;在审计程序方面,传统的注册会计师审计主要依靠传统的审计程序,而大数据注册会计师审计增加了更多的技术支持,使其更加方便;在审计方法方面,传统的注册会计师审计方法是抽样审计,大数据注册会计师审计可以进行整体审计;在审计时间方面,传统的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定期审计,大数据注册会计师审计采用实时审计;在内部控制方面,传统的注册会计师审计要求被审计单位手动操作,大数据注册会计师审计要求被审计单位自动控制;从员工的角度来看,传统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师需要专业技能,而大数据注册会计师审计师需要审计师掌握操作这些信息技术的能力;在审计思维方面,传统的注册会计师审计首先需要对审计对象的每个部分进行分析,然后对其进行整合和总结。大数据注册会计师审计打破了传统的审计思维,掌握了审计对象,分析了数据,然后进行了全面评估;在审计风险方面,传统的注册会计师审计主要是抽样审计传统的注册会计师审计不能保证审计数据的全面性,而大数据注册会计师审计使审计人员能够使用计算机技术来避免人工误差,使审计对象更加全面和完整,审计质量也变得更高。
(2)大数据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基本特征
由于大数据的支持,整体审计可以实现,即使面对大量样本,也不再采用抽样方法,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大数据使被审计单位能够使用外部数据,解决了传统审计难以获取和使用外部数据的缺点,可以从许多方面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提高审计的准确性。在大数据环境下,审计人员可以直接利用原始数据完成相应的审计工作,减少被审计单位作弊的可能性,大大节省时间、人力和物力资源。由于大数据下的审计工作在互联网上运行,审计人员不需要到被审计单位或固定时间进行调查。只有一台网络计算机才能工作,使审计工作更加灵活,大大提高了审计效率。大数据审计细化了预算定额指标的分类,提高了指标值之间的可比性。大数据审计可以降低审计成本。例如,审计工作草案应存储约10年。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可以将数据保存在云平台上,减少纸张的使用。审计人员也可以使用云平台工作,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降低相应的管理成本。大数据审计将内容从财务审计转变为综合绩效审计。过去,审计主要关注被审计单位的收支情况,使得审计监督只分析财务数据,不能深入分析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指标。因此,审计结果不能充分反映被审计单位的绩效状况,而大数据审计使分析业务的数据信息化,从而实现综合绩效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