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披露的成本效益分析
发布时间:2025-10-03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是指上市公司从维护投资者权益和资本市场经营秩序的角度,向证券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其财务经营等会计信息,并向公众投资者公告。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披露不完整、不充分、不真实、不及时等问题。本文将从成本效益的角度探讨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措施。
信息披露的成本效益分析
管理当局是信息披露的主体,管理者的行为是理性的。只有当收入大于成本时,管理者才会做出某种行为。信息披露也是如此。
高质量的信息披露将提高管理者的声誉,降低公司的资本成本,从而增加管理者的利益。因此,信息披露的动机在于管理者的利益(当然,外部监管力量不能直接产生管理者的利益,但这是管理者必须遵守的,只有这样才能产生他们的利益)。
相反,披露虚假、不充分、不准确、不及时的信息对管理者的声誉造成损害,影响未来的竞争和晋升,增加公司的资本成本,给管理者造成损失,这是管理者信息披露的成本。
从游戏的角度分析管理者披露真假信息的收益和成本。
为简单起见,管理人员披露真实信息的收入设为0。披露虚假、不成分、不及时的信息设为虚假信息。
在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上市公司有两种选择:披露真实会计信息或虚假会计信息。外部信息用户(投资者、债权人、监管机构)可以选择检查或不检查。检查时,可能发现企业披露虚假信息,也可能无法发现;不检查时,可能通过举报发现公司欺诈,也可能无人举报,无法发现公司欺诈。
结论
本文仅从上市公司提供真实和虚假信息的成本效益进行分析,不涉及外部用户,特别是政府监管机构的成本效益;在提高披露质量的措施中,不涉及公司内部治理对披露质量的影响,因为本文主要从披露信息主体管理部门提供信息的原因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因此不涉及其他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