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财管海南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国有企业改革成本支付中存在的问题
发布时间:2025-10-02

目前,国有企业改革已进入关键阶段,各级政府在国有中小企业改革过程中面临问题:如何解决企业改革成本?改革成本已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
 
国有企业改革成本支付中存在的问题
 
(1)取代职工的国有身份,发放一次性经济补偿。一般来说,企业职工的经济补偿是通过实现企业现有资产来支付的,这也是支付改革成本的主要渠道。但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现有国有企业大多资产质量低、资产负债率高、技术含量低、经济效益差。一方面,通过不良资产核销和非经营性资产剥离,现有资产很少;另一方面,即使能满足职工改革成本的支付,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资产处置也必须“廉价出售”,这实际上增加了重组成本。
 
(2)增加了社会保障部门的问题。由于现行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总体规划范围和实施力度不同。部分地方由于社会规划范围窄,项目少,社会保障基金少,社会保障基金回旋余地小;同时,由于管理不规范,拖欠现象严重,部分国有企业未向社会保障部门足额支付职工社会保险费:此外,近年来由于企业重组,养老保险受到影响,被保险人数减少,基金总量萎缩,导致养老保险基金入不敷出,使社会保障被比作国家社会“安全网络”。
 
“减震器”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而增加企业重组工作的难度。
 
(3)在财政困难的地方,改革成本难以到位。一是由于企业本身和社保部门无法全力解决企业改革成本造成的成本“差距”,为了保证“吃饭”,财政难以挤出资金进行改革;二是国有企业生产经营普遍低迷,效率低下,税源萎缩,导致财政增收后劲不足,根本无法支付企业改革成本;三是近年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主要集中在“抓大放小”上。地方国有企业不够大,放不下,根本享受不到这些政策。这不仅会给政府的财政负担带来沉重的负担,各级政府也难以承受。
 

财管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