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物流成本会计的初步思路
发布时间:2025-09-30
构建物流成本会计的初步思路
在构建物流成本会计体系的过程中,要明确以下问题:
(1)明确物流成本的会计对象。物流成本的会计对象是物流成本,即产品空间位移过程中各种资源的货币性能,即包装、装卸、运输、储存、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实物运动过程中人力、物力、财力的总和。
(2)选择物流成本的会计方法。我国现实行财政部统一规定的会计制度。因此,不可能单独设置一套会计物流成本凭证、账户、账簿和报表,只能在现有会计制度的基础上设置一些辅助账户,既满足会计物流成本和物流管理的需要,又不会与现行会计制度相冲突。在设置辅助账户时,物流成本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计算。
①按支付形式划分并计算物流成本。物流成本按运费、保管费、包装材料费、自己的配送费(企业内部配送费)计算。、人事费、物流管理费、物流利息等支付形式的记账,可以了解物流成本的总额,了解物流成本合理化的重要性,考虑物流成本管理的重点。
②根据功能划分和计算物流成本。物流成本按包装、配送、仓储、装卸、搬运、信息、物流管理等功能计算。从这种方法中,我们可以看到哪些功能成本更高,可以进一步找出物流合理化的症结,计算标准物流成本(单位数量、质量、容器成本),进行操作管理,设定合理的目标。
③根据适用对象划分和计算物流成本。根据适用对象计算物流成本,可以分析物流成本用在哪个对象上。例如,商品、地区、客户或商业单位可以单独计算为适用对象。根据分支机构或业务计算物流成本,即计算各业务单位物流成本与销售金额或毛收入的比较,了解各业务单位物流成本中存在的问题,加强管理。
根据客户计算物流成本的方法,可分为标准单价和实际单价两种计算方法。根据客户计算物流成本,可作为选择客户、确定物流服务水平等制定客户战略的参考。
根据商品计算物流成本,是指根据功能计算的物流成本,以不同的基准分配各种商品的方法计算的物流成本。该方法可用于分析各种商品的损益。在实际应用中,应考虑毛收入与商品周转率之间的交叉比。
④采用ABC 操作成本法计算物流成本。ABC 运营成本法以运营为基础,根据资源动机将企业消耗的资源分配到运营中,然后根据运营动机将运营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的核算方法中。其理论基础是:生产导致运营、运营消耗资源、成本、产品消耗运营。因此,运营成本法下的成本计算程序是将各种资源库的成本分配给每个运营,然后将每个运营成本库的成本分配给最终产品或服务。
以运营为中心,不仅可以提供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还可以提供改进运营的非财务信息。以运营为纽带,可以将成本信息与非财务信息很好地结合起来,即以运营为基础分配成本,以运营为基础进行成本分析和管理。
《企业物流与管理应用作业成本法》可分为以下四个步骤:一是界定企业物流系统中涉及的各项作业。作业是每个单位的工作,作业的类型和数量会随着企业的不同而不同。例如,卷烟物流配送中心的储配部,包括仓储、分拣等作业。二是确认企业物流系统中涉及的资源。资源是成本的来源,企业的资源包括直接劳动力、直接材料、生产维护成本(如采购人员的工资成本)、间接制造成本和生产过程以外的成本(如广告成本)。资源的定义是在操作定义的基础上进行的。每项操作涉及相关资源,与操作无关的资源应从物流会计中剔除。第三,确认资源动机,将资源分配到操作中。操作决定了资源的消耗,这种关系被称为资源的动机。资源动机与资源和操作有关,将总分类账上的资源成本分配到操作中。最后,确认成本动机,并将运营成本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中。操作动机反映了成本对象对操作消耗的逻辑关系。
(3)生成物流成本报告。随着现代物流的发展,物流在企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物流信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于企业和潜在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财务报告的用户来说,物流信息逐渐成为他们在决策时应该考虑的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