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住房保障财政支持
发布时间:2025-09-28
上海市住房保障财政支持
多年来,上海一直在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努力将有限的财政资源配置到关键领域和重点产业,形成“三焦点”理念,即关注民生、结构调整、促进和谐。其中,增加经济适用房的财政投资是满足公众舆论、解决公众忧虑、造福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1. 建立财政支持机制。上海以有效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为重点,根据中央政府的统一部署,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财政政策,建立了一些有效的财政支持机制。首先,明确住房保障专项资金的来源渠道。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的来源主要包括地方财政预算安排用于廉租住房保障的资金、土地出让净收入不低于10%的比例用于廉租住房保障的资金、扣除计提贷款风险准备金和管理费后住房公积金增值收入的全部余额以及中央政府分配的专项补贴资金。此外,还设立了搬迁安置专项补贴资金和公共租赁住房专项资金,主要来自地方财政预算和土地出让收入。二是明确保障性住房免征的全国性和地方性非税收入项目。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搬迁安置住房,免收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资金。其中,免费行政费用包括:防空地下室建设费、城市房屋拆迁管理费、工程定额测量费、白蚁防治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费;免费政府资金包括: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新型墙体材料专项资金、城市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城市公用事业附加等。第三,探索财政支持机制的新思路。
上海计划启动和实施一项新政策,要求市、区、县从区、县商业项目中获得的土地出让净收益为15%,建立“上海市经济适用房专项资金”,用于全市经济适用房重点项目建设。
2. 增加财政支持。近年来,上海不断加大对住房保障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2008 2000年,上海市两级安排廉租住房补贴资金21.3 亿元。2009 2000年,上海市廉租房市级补贴为1 区级补贴约233亿元 1亿元,在政府基金中提供城镇廉租住房保障专项资金10.2 亿元。2010 年,根据财政部《2010年》根据年度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上海市住房保障支出为17.2 在政府性基金中,城镇廉租住房保障专项资金支出为16.5 亿元。从公开信息来看,2010年大部分区县住房保障支出为年增长不仅体现在年初预算上,也体现在同比指数上。例如,2010年黄浦区住房保障支出为1.48 1亿元,年初预算105.5%,较前一年增长8.3%;卢湾区在2010 年住房保障支出为0.63 1亿元,年初预算的100.7%,比前一年增长了18.5%。
2011 2000年,上海市财政预算住房保障支出为22亿元。此外,根据财政部有关规定,2011年上海市在年度政府基金中,廉租住房补贴基金、旧区改造基金等经济适用房支出为30 1亿元,将安排在国有土地使用权收入(政府性基金)。2011年大部分区县在2011年。年度财政预算中安排的住房保障支出也有所增加。
3. 创新财政支持方式。住房保障建设任务繁重,资金需求巨大。仅靠政府财政投入很难保证住房保障建设的可持续性。因此,上海还积极创新财政支持方式,充分发挥政府财政投入的引导和带动作用,通过采取财政贴息、政府资本注入、税收优惠等措施,扩大财政政策效率,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和运营管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比如,针对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和运营问题,上海探索建立了一批公共租赁住房运营机构。由市区两级财政共同出资,为这些机构提供一定规模的资金,使这些机构成为负责公共租赁住房投资、建设筹措、供应和租赁管理的主体,引导各类社会投资主体参与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和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