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财管海南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改进民办高校成本会计教学的几点建议
发布时间:2025-09-24

课程改革作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不仅是民办高校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的基本环节,也是学科专业建设和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成本会计是会计专业的必修课,主要研究产品成本的构成和计算,对会计专业学生能否准确进入企业进行成本核算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这是一门非常实用的课程。在高校转型和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民办高校成本会计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必须在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满足教学改革的要求,提高教学效果。
 
改进民办高校成本会计教学的几点建议
 
(1)加强对成本会计教学的重视。私立大学应深刻认识到成本会计课程不再是财务会计的一个分支,现代成本会计有完整的理论和方法,形成独立学科,随着企业管理的发展,成本会计逐渐发展到商业成本会计,形成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三个领域的共同发展。这就要求学校理顺成本会计、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课程之间的联系,鼓励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进行沟通,减少课程之间的重复。同时,合理安排教学课时,增加成本会计课时,以满足教学需要。
 
(2)适当运用案例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方法的应用不是教师讲课的创新方法。案例教学方法的突出优点是可以使抽象内容具体化,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特别是对于成本会计这样一门计算方法复杂、计算量大的学科,不能让学生理解成本会计是计算产品成本的应用问题,而是要让学生理解如何利用经济业务产生的数据准确计算产品成本,让学生积极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例如,在解释成本和成本的差异时,学生可以先举例日常生活中成本和成本的差异,然后引入具体的企业情况,让学生分析企业的成本和成本,最后总结成本和成本的差异。通过这种案例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浅入深地理解教学内容,从而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
 
(3)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在我国高校教育体系下,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定和绩效考核侧重于科研,而不是实践。然而,随着教育部倡导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院校转型,学校需要培养更多的实践人才,这对高校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鉴于高校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学校可以将部分青年教师送到企业带薪实践一年,要求教师利用寒暑假实习,以实习为绩效考核指标之一,一方面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加强教师与社会的联系。学校鼓励教师从事实践活动,成立科研研究小组,解决企业经营中的实际问题,加强教师的实践能力。
 

财管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