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会计电算化的对策
发布时间:2025-09-13
新形势下会计电算化的对策
(1)进一步完善会计电算化配套法规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和财务软件功能的增加,针对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进一步补充和完善现有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限制会计电算化,使会计电算化工作走上标准化的道路。完善商业软件评价规定,杜绝软件的非法功能。
(2)在电算化模式下建立健全一套规章制度,形成良好的内控环境
建立这些内部控制制度应遵循以下原则:
(1)不兼容权限必须分离的原则。即严格控制电算化权限,系统操作员以外的操作人员只享有操作权限。
(2)相互制约的原则。加强对电算化系统数据输入、处理和输出的控制。明确管理员、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的职责范围。
(3)安全保密原则。安全主要是软硬件和文档的安全检查和控制。保密主要是控制访问权限,设置多级保密措施。
(4)内部预防原则。主要针对个人容易出现的个人垄断现象和系统管理人员的监督控制。所有这些都是制定会计电算化规章制度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3)会计软件的开发
由于惠州金融体系的电算化还处于初级阶段,会计软件的开发应以会计人员素质为基础,努力开发“傻瓜”软件,简化操作,去除不必要的功能。建立完善的会计软件服务体系,及时解决用户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根据用户反馈的意见和要求对软件进行修改和改进。
(四)加强对“复合型”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
特别是电算化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培训要定期进行,结合经验交流,使培训取得实效。只有普及的速成人才培养才能提高会计电算化水平。在吸收高校会计电算化毕业生的同时,还应选拔具有一定计算机知识的会计业务骨干到高校学习计算机专业。这样,将形成新老结合、高中低结合的会计电算化人才队伍,必将促进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进一步完善。
(5)结合实际,制定完善的实施计划,促进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会计电算化在全省的推广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硬件采购、软件开发、人员培训、资金筹集、组织管理等诸多方面。其中,会计电算化人才短缺是主要制约因素。因此,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实施计划,将会计电算化推向其他水平。(1)努力把握我省会计电算化的趋势和基本要求。(2)结合会计情况,积极开展会计电算化选点和推广工作。(3)做好软件管理和开发工作。总之,在会计实践中,只有建立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才能实现会计电算化,这不仅可以从复杂的会计、会计、会计中解脱出来,而且可以大大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为管理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同时,促进会计职能的转变和标准化,促进会计理论和技术的不断提高,对新形势下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性和指导意义。只要认清形势,找准现状,敢于改革,会计电算化就会取得辉煌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