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将对管理会计制度产生重大影响
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
一般来说,当今世界正处于历史性转型时期,具体表现为发达经济国家正处于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型时期,这将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回顾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我们经历了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阶段。现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已经发展到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的阶段。
在农业经济阶段,土地是主要的生产要素,可以称为生产的单一要素阶段。
工业经济阶段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工业经济的初级阶段是手工厂和低机械化生产阶段。这一阶段的生产可以称为劳动密集型生产,以土地、劳动力和资本为主要生产要素,也可以称为生产三个要素阶段。在工业经济的高级阶段,是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较高的阶段。这一阶段的生产可以称为“资本-技术密集型”生产。在这个生产阶段,由于社会经济环境和条件的重大变化,除了原有的土地、劳动力和资本外,生产要素还需要其他要素的配合,才能有效地进行生产,因此可以称之为生产的多要素阶段。因此,总的来说,在工业经济阶段,整体上可以称之为生产的三个要素阶段。
知识经济(Knowledge Based Economy)阶段是工业经济阶段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其基本特征是以人类高度发展的知识(广义理解的知识)为主导的生产要素,可称为生产的新要素阶段。
从生产的多要素阶段到生产的新要素阶段,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飞跃。
早在300多年前,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就开始了知识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培根(1561-1626年)曾说过一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在知识经济体系中,高知识转化为高智力,高知识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晶。创造性思维不同于一般思维,往往表现为:超常(不墨守成规)、富有个性(独特)、富有开拓精神、原创性和灵活性。这种创造性思维被转化为独特的战略和想法,然后形成各种开拓性的设计、发明、创造等。它们的定型(物化)形成了独特的无形资产,如专利权。在知识经济体系中,与传统有形资产(原材料、厂房、设备等)相比,智力资产(具有非凡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及其非凡智慧的物化形成的无形资产将发挥无与伦比的作用,使经济发展不再属于资源依赖型,而是转化为知识依赖型(依赖于人类知识的发展程度)。由于地球上的资源总是有限的,人们头脑中的知识不断发展,知识经济作为一种知识依赖经济,可以保持长期的可持续发展。这是知识经济与传统工业经济相比的一大特点。
其次,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广义知识)为主导生产要素的关键,因此智力资产(具有非凡创造性思维人才)及其非凡智慧物化形成的无形资产,是提高企业活力和竞争力的无尽来源,其作用远比传统有形资产(原材料、厂房、设备等)重要得多。这是因为任何有形资产(物质资源)都必须依靠高素质的人才来掌握和使用。在生产中,首先要充分发挥人类创造性智力的作用),才能转化为物尽其用,尽可能提高生产经济效益。
据相关统计,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能源和原材料消耗量是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的7、8倍甚至10倍以上,这表明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经济目前的知识依赖程度仍存在较大差距。可以看出,21世纪中国的经济发展应尽快从资源依赖转向知识依赖,进入知识经济发展的广阔道路。
第三,知识是无国界的。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它可以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使经济活动突破国与国之间的界限,成为全球活动。因此,世界经济竞争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激烈程度,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自然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面对这种全球竞争的新形势,任何企业都不可能争分夺秒地进行各种形式的创新(包括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