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的起点
发布时间:2025-08-20
从管理会计的发展历史来看,20世纪80年代以前管理会计的发展过程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50年代后的执行管理会计和50年代后的决策管理会计。在执行管理会计阶段,管理会计追求“效率”(Effective),强调做好工作;在决策性管理会计阶段,管理会计追求“效益”(Efficiency),首先要强调把事情做对(Doing Right Thing),然后把事情做好(Doing Thing Right)。应该说,管理会计无论是追求“效率”还是“效率”,都只是企业生活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中,其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实现优化组织效益的目标。
20世纪90年代以后,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此时,企业充分认识到,市场份额比利润更重要,竞争优势比市场份额更根本,企业发展的核心能力比竞争优势更深远(Core Competence)——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基于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的“企业战略管理”和为其提供信息和智力支持的“战略管理会计”的兴起,已成为历史的必然。战略管理会计是站在战略的高度,关注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面对竞争对手,分析企业自身地位,协助企业管理部门建立战略目标,进行战略规划,评价管理业绩,以企业实现竞争优势为主要目标。外向型战略管理会计不仅要收集和分析企业内部的数据信息,还要走出企业,为企业提供外部市场环境和竞争对手的信息,了解自己和敌人,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战略管理会计通过收集、分析和比较竞争对手的战略相关信息,了解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从而保持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战略管理会计克服了现代管理会计的一个重要缺陷,扩大了管理会计对象的范围,从内向向外发展,以满足战略管理的需要。
可以看出,管理会计的起点可以有机地协调外部环境和管理会计系统。外部环境通过影响管理会计目的作用于管理会计系统,管理会计系统通过管理会计目的适应外部环境的需要。
纵观管理会计的发展,可以看出管理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与企业(组织)的目标密切相关。组织的所有经济行为都是围绕组织目标进行的。组织目标是通过实施相互关联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职能来实现的。正是因为管理会计的目的是帮助组织/企业实现目标,使管理会计成为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管理会计的本质是会计与管理的直接结合,是一种注重直接在现代组织内部管理中发挥作用的会计,也是组织/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决定管理会计的功能是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评价等。无论管理会计是为企业管理部门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还是直接利用会计信息控制企业的资本运动,其目的都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从而实现组织的最佳经济效益。在所有的社会形态中,人们关心的是尽可能少的劳动成本,取得尽可能多的劳动成果,使收入大于成本,即提高经济效益。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在不断改革生产技术的同时,记录、计算劳动成本和劳动成果,并进行比较和分析。管理会计利用财务会计、统计等相关资料,通过一系列专门的方法进行整理、计算、比较和分析,使企业内部管理者能够对整个企业的日常和未来经济活动进行规划、控制、评价和评价,帮助企业管理者做出最佳决策,实现组织最佳经济效益。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组织也应该考虑社会效益。因此产生了社会责任会计、环境管理会计等管理会计分支。可见,正是人们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强大动力,促进了管理会计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西方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体现在以下三个研究领域:管理会计在组织变革中的地位和作用、管理会计与组织结构之间的共生互动、管理会计在决策支持体系中的作用(Atkinson,etc,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