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财管海南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基础
发布时间:2025-08-18

现金流量表是根据现金收付实现制原则编制的动态会计报表,综合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现金流入、流出和净流量。将现金流量表作为企业的正式会计报表,不仅是企业及时提供相关信息的需要,也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一致的客观要求。财政部于1998年推出的《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的实施,在评价企业获取现金能力的可靠信息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也使中国会计准则符合国际会计准则迈出了重要一步。然而,在具体的编制中,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工作量和技术难度都是出乎意料的。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看,许多会计从业人员在编辑现金流量表时存在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现金流量表编制的质量。当人们很难手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借助计算机编制现金流量表必然会提到议程,大大降低了财务人员编制现金流量表的难度和工作强度。然而,这使得一些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人员不专注于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原理,而只依靠计算机系统的自动生成来改变现金流量表的真实情况。只有正确反映企业现金的净流量,才能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正确的信息。
一、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基础
现金流量表是根据现金编制的。这里的“现金”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具体来说,现金是指企业的库存现金、可以随时支付的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现金等价物是指企业持有期限短(一般指自购买之日起3个月内到期)、流动性强、易于转化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化风险小的投资。
现金流量表有主表和附表。主表采用直接法,即根据每个会计期间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将每一次流入和流出归因于现金流量表的每一个具体项目。这种方法比较简单,但是工作量比较大,附表是主表的补充材料。编制方法是以间接法和净利润为起点,计算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
1、主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附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
2、主表净现金流=附表净现金流
二、现金流量表编制难点
目前,大多数信息都解释了如何用直接方法编制现金流量表,以及编制的难点分析,但对于更难用间接方法编制现金流量表的研究却相当少。笔者从事现金流量表编制和培训多年。在企业现金流量表编制人员培训的实践经验中,发现大部分编制人员难以平衡主附表,尤其是间接法编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是会计人员最苦恼的事情,但标准和指南的规定和解释过于笼统,没有详细阐述间接法的原理,不利于会计人员的深刻理解,在编制实践中造成诸多误解和争议,使大多数会计人员无法完全理解附表中每个项目的含义。如何合理划分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融资活动,如“财务费用”、“长期待摊费用”、损益项目如“无形资产摊销”、资产类“存货”、“经营性应收项目”、部分会计人员生搬硬套,导致计算结果与直接法不一致,难以找出“待摊费用”和负债“经营性应付项目”的数据来源。不能正确理解这些附表项目的每一项,都会导致直接法和间接法的计算结果不一致。
 

财管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