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财管海南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非营利组织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方法
发布时间:2025-08-15

非营利组织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方法
 
非营利组织与营利组织最大的区别在于投资者能否从组织中分配盈余。企业组织一般通过生产或销售过程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从而获得营业利润。通过盈余分配或股息分配,其利润最终由投资者享有。非营利组织的投资者不能从组织中分配盈余,只能主导或影响组织的发展方向。因此,从管理目的来看,非营利组织的追求在于理想的实现,而不是利润。
 
从提供服务是有偿还还是无偿的角度来看,非营利组织可以分为收益型和非收益型。医疗机构、高等院校等收益型非营利组织;教育基金会、各类福利机构等非收益型非营利组织。相比之下,前者更注重资源消耗成本的准确分配,为各种服务制定合理的价格,而后者更注重所提供服务的质量。但是,无论是收益型还是非收益型非营利组织,都应该追求所提供的服务的价值最大化,以实现组织存在和发展的目的。从获得的所需资源、适当的整合、分配和处理到服务的最终完成,这一系列的价值创造过程可以用管理会计的“价值链”来描述。具体来说,资源在组织中的流通过程可以看作是为满足提供服务的需要而设计的操作。这些操作由内而外形成相互连接的操作链。这个操作链的货币流通过程称为价值链。组织管理部门必须充分了解整个价值链。同时,对于价值链中的相关操作活动,也要分析其存在的必要性,尽量排除无附加值的操作。相应地,对于具有附加值的作业活动,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尽量提高这些作业的附加值。例如,从医疗机构的角度来看,所有药品或医疗器械的设计以及与其他医疗机构的合作都构成了价值链的重要环节。如果这些环节所涉及的运营活动能够提高服务质量或降低成本,将对提高医疗机构提供的服务的整体价值发挥重要作用。
 
非营利组织运营成本的降低与组织形成的价值链密切相关。如果价值链中涉及的各种运营活动能够分析其成本的各种原因,进而对这些因素进行更严格的规划和控制,就能在成本管理中取得显著的效益。运营基本成本计算是最有效的方法。在营利组织中,运营成本计算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在生产经营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推广应用。同样,运营成本计算方法也适用于非营利组织的运营环境。可以更好地提高组织运营管理水平,更好地探索降低成本的途径,达到更好的服务质量,实现价值最大化。目前,一些医疗机构根据运营基本成本体系的要求,合理评价各项服务所消耗的组织资源成本,指定适当的收费标准,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财管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