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财管海南 > 新闻中心 > 公司动态 >
提高储蓄与投资之间转化效率的对策
发布时间:2025-05-04

资本市场的功能是最大限度地将储蓄转化为投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最优化的资本配置。可见,资本市场是一种特殊的市场形式,是微观与宏观的结合体。从资本市场效率的形成过程来看,它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从储蓄到投资,资本流动顺畅,资本配置合理。与此同时,上述三次跳跃并不是相互分离的,它们在时间上继续,在空间上共存。因此,笔者认为,资本市场效率是储蓄与投资转化效率、资本市场交易效率与资本资产定价效率的有机结合。其中,转化效率是资本市场效率的来源和基本前提;交易效率是资本流动性和最佳配置的必然要求;定价效率是整个资本市场效率的核心,是资本流通和配置效果的集中体现。显然,转化效率和交易效率是定价效率的必要条件和基本保证,交易效率和定价效率的提高必然会促进转化效率的同向变化。也就是说,资本市场效率的三个组成部分是共存、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因此,要提高我国资本市场的效率,必须同时提高上述三大效率。
提高储蓄与投资之间转化效率的对策
提高储蓄与投资转化效率的关键是提高全社会扩大再生产的积极性,提高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比例,而不减少正常消费。从储蓄的构成来看,储蓄的投机动机是储蓄与投资相互转化的动力。经济人假设转化为投资的必要条件是:预期资本回报率>平均储蓄利率。因此,提高资本市场转型效率的根本途径是通过提高预期资本收益率与市场利率之间的差距来刺激投机性储蓄向投资的转变。其中,利率政策是一个国家宏观货币政策的核心。降低利率可以有效地促进投机性储蓄向投资的转变,但一个国家的利率不能无限期地降低。因此,提高我国资本市场转化效率的关键在于提高预期资本收益率。降低资本市场的预期风险可以有效地提高投资者的预期资本收益率。作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建立中国资本市场的诚信机制。完善的资本市场诚信机制有助于提高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收入质量的信任,从而降低投资的预期风险水平。建立中国资本市场诚信机制的核心是加强独立审计监督。目前,我国独立审计的监督质量令人担忧,主要表现在会计师事务所仅限于执业水平或压力,未能充分揭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虚假问题。鉴于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加强我国独立审计的监督质量:(1)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粉饰问题未能揭示的原因往往是会计师事务所独立性薄弱。由于市场竞争和地方政府管制等诸多因素,会计师事务所难以真正独立、客观、公正地开展经济认证业务。通过建立审计市场的有序竞争机制,可以有效缓解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的恶意竞争压力,减少地方政府对当地上市公司的支持,有效缓解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的政治压力,提高其独立性。(2)大力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水平。上市公司的审计业务日益复杂,要求注册会计师具备更丰富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一方面,注册会计师要加强后续学习,不断补充新知识,提高专业素质和执业水平;另一方面,会计师事务所要提高管理水平,树立科学的人才观,防止人才过度流失。(3)充分发挥法制的作用。审计执业行为应真正受到经济利益的约束,使注册会计师作为一个纯粹的经济人员“必须是道德的”。更重要的是,要为因证券虚假陈述造成合法权益损失的投资者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武器。因此,应引入注册会计师的辩护证据,改变弱势群体的投诉证据,引入集体民事赔偿制度,真正反映法律的威慑作用。 2、促进金融品种创新。投资者规避风险的需求总是伴随着他们的利润需求。在成熟的资本市场中,套期保值和投机是两种必不可少的相辅相成的投资行为。促进金融品种创新,大力发展金融衍生品,可以帮助投资者有效规避资本市场风险,从而降低投资风险预期。长期以来,中国资本市场的金融品种单一,不能帮助投资者对冲其市场交易的风险。鉴于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推动我国资本市场金融品种创新:(1)股指期货。投机者作为交易对手,从对市场走势的判断出发,承担套期保值者需要规避的风险,使投资者能够有效对冲风险,达到套期保值的目的。(2)组合品种。投资组合品种是由基本品种、衍生品种和其他投资组合品种组成的投资组合。它主要利用分散的投资原则,将资金按不同比例投资于不同的市场和产品,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因此,投资者可以通过“专家理财”选择绩优投资工具,有效分散风险。
 

财管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