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养老金的投资现状及选择
发布时间:2025-05-04
我国养老金的投资现状及选择
(1)我国养老金投资现状
目前,我国对养老金投资采取了严格的限制措施。对于“统一账户结合”的基本养老金,规定除预留相当于两个月的支付费用外,所有基金余额均应购买国家债券并存入银行账户,严禁投资于其他金融和商业事业;企业提取的补充养老基金虽然投资限制不大,但由于管理制度等原因,积累的补充养老金与基本养老金相同,主要用于购买国家债券和存入银行。由于政府发行的国债种类和数量较少,养老金在国债中的投资比例较低,主要集中在银行存款上。然而,经过央行多次调整,银行存款利率已降至年利率2.25%(一年期)。显然,这样的利率水平很难使养老基金实现有效增值。此外,养老基金积累具有长期特征,通货膨胀的经济现象也可能使养老基金不仅不能保持价值,而且会贬值。因此,要实现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必须拓宽其投资渠道,促进其有效运作。
(2)养老投资的选择和思考
笔者认为,要拓宽养老金增值渠道,促进其有效经营,必须采取证券投资组合的方式,将养老基金按不同比例投资于银行存款、国债、公司股票、企业债券、房地产等,不能局限于一两种投资工具。养老金有效投资经营的可行性主要取决于三个条件:一是基金投资机构是否具有投资决策和管理能力;二是宏观经济形势是否稳定,是否有投资机会;三是市场养老金投资工具条件是否成熟,是否有创新金融工具(产品)。目前,第一个条件已经满足,表现为从中央到地方政府普遍建立了基金管理机构,形成了4万多人的管理团队。部分地区开展了基金投资运营试验,取得了积极成效。缺点在于缺乏精算人才和权威智库;第二个条件也比较充分,特别是国内经济建设中巨大的资金缺口,客观上为养老基金的投资运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关键在于第三个方面的条件正在逐步满足。笔者建议,除了投资国债和银行存款外,我国养老金还必须进一步拓宽投资渠道,特别是证券市场上的企业债券和公司股票。此外,要不断开发和完善新的金融工具,为养老金的投资运营提供更广阔的场所,为养老金的保值增值提供更多的机会。具体地:
1、企业债券和企业债券是国外重要的养老金投资工具之一,但目前几乎是我国养老金投资的禁区。在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债券市场特别是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远远落后于股票市场,表现为债券品种少、发行规模小、流通性差,导致企业缺乏长期资金来源。因此,在不断完善法律基础和企业信用评级制度的基础上,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企业债券存在一定的违约风险,但其平均收益率一般高于银行存款和国债。因此,适当增加对企业债券的投资可以提高养老金投资的收益率,如选择具有一定信用水平(如AA或AA)以上的企业债券参与投资。
2、根据世界各国的经验,适当放松养老金对股票的限制是提高养老金投资收益的重要途径。在中国,股市是资本市场发展最快的部分。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股市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养老基金入市的市场条件:
首先,从市场规模来看,上市股从20世纪的50多只增加到目前的1000多只,增加了20多倍,规模不断扩大;从近年来沪深股市的波动范围来看,年度股票投资收益率波动较大,表明市场投机逐渐减少,中长期投资理念开始发挥主导作用,为养老金市场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市场环境。
其次,从我国的具体情况来看,股市的发展也需要养老投资。一是近年来我国股市扩张压力较大,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二是股市健康发展需要长期机构投资者的支持,资金积累不断增加的养老基金可以作为重要机构投资者之一参与投资。
此外,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也为养老金入市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表现在:一是证券法的实施有利于我国证券市场的规范化发展,为养老金入市创造了法治环境;二是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条例的实施、投资基金的发展壮大和规范化运作,在引导理性投资、稳定市场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3、住房抵押证券是养老金投资可以考虑的一种新的金融工具。因为根据我国目前的消费特点,居民的住房消费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住宅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将得到加强,但其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干预。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商业抵押贷款和以住房公积金制度为主体的政策性抵押贷款已成为我国住房抵押贷款的两大支柱。但随着住房抵押贷款规模的不断扩大,商业银行短期负债与长期资产不匹配的矛盾日益突出,资金不足;住房公积金制度实施时间不长,特别是在放宽公积金贷款最高比例限制的情况下,住房公积金中心资金将很快面临不足。因此,通过发现以抵押贷款为基础的证券,可以吸引以养老金为基础的机构,为住房抵押贷款一级市场提供充足的资金,为养老基金创造重要的投资工具。住房抵押贷款证券是以住房抵押贷款为基础的资产,其现金流如下图所示(其中,现金流①大于②部分为抵押证券发行人的费用或收入):
养老基金等抵押证券投资者②证券票面利息抵押证券的发行人(商业银行等)①定期本息支付抵押贷款的借款人 4、参与国有企业重组国有企业重组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核心内容。国有企业重组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包括中小企业销售、大型企业股份社会化等,这一过程需要大量的财政支持,养老基金的扩大无疑将成为国有企业重组提供财政支持的重要力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