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政策相关介绍
发布时间:2025-04-16
一、“营改增”政策相关介绍
“营改增”税收政策的全称是“营业税改增值税”税收政策,是国家为减少重复征税而制定的有针对性的税收改革措施,旨在减轻中国企业的税收负担,促进中国市场经济的繁荣稳定。
“营改增”政策最早在上海试点,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促进全国经济繁荣发展,“营改增”政策自2013年8月起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地方税务申报稳定,这也标志着我国“营改增”税收改革任务基本完成。
二、融资租赁行业内涵
所谓金融租赁,是指出租人根据规格、制造商、数量、性能等要求,购买符合承租人要求的有形动产,与承租人签订金融租赁合同,租赁给承租人,承租人在租赁合同期间,只有有形动产的使用权。在租赁期间,出租人对有形动产享有所有权。承租人按照租赁合同约定按时支付租金,直至租赁合同期满,承租人有权投资有形动产的剩余价值,从出租人购买所有权。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说出租人没有向承租人出售有形动产,出租人与出租人的关系不属于金融租赁合同关系,换句话说,出租人有权决定租赁合同期满后是否向承租人出售有形动产,但不影响出租人与承租人形成的金融租赁关系。
金融租赁是中国的一个新概念,在中国起步较晚。无论是从行业经验还是市场渗透的角度来看,中国金融租赁行业的水平仍远远落后于欧洲、美国和西方的发达国家。然而,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金融租赁行业的兴起和繁荣是可以预见的,在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然发挥重要作用,金融租赁行业在未来几年也将取得巨大进步。截至2013年底,中国新增金融租赁业务额已超过1.4万亿元。显然,金融租赁行业在促进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