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财管海南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PFI模式应用于公益性项目建设的价值分析
发布时间:2025-03-14

1. PFI模式应用于公益性项目建设的价值分析
 
综合考虑PFI模式在公益性项目建设中的应用价值,还是取决于PFI项目运营模式本身的一些优势。因为PFI的核心思想是转移项目层面的主要风险,即由过去过度的政府承担,通过市场这样的大平台转移到私营部门。以高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例,高校有专业的团队组织负责将这种风险转移给社会私营部门,包括整个项目的管理、运营和创新,涵盖设计、施工、融资、运营和维护的全过程。关于PFI模式在公益性(高校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中应用的价值,总结了以下三点:①有利于吸引社会民间资本;②有利于减轻政府财政负担;③有利于加强建设成本控制。
 
2. PFI融资模式风格U管理策略探究
 
2.1 我国教育投融资引入PFI融资模式的可行性探讨
 
我国在2009―2015年以来,随着全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逐渐增加,从2009年的3.12%开始,教育资金投入的财政比重也在增加增长到 2015年的4.30% 。教育经费支出的增长率明显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率。此外,高校中生预算内的事业费用不足。总之,我国财政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主要是因为国家财政收入比例低。2015年,虽然我国财政总收入创历史新高,但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在这方面,欧美发达国家普遍在35%以上,部分地区已达到40%~45% 。也就是说,中国和地方财政教育投资的增长主要取决于当地经济的发展水平。因此,低比例的财政收入确实不能满足新时期中国教育事业的建设和发展速度。
 
一般来说,PFI是一种具有长期效力的信用协议/合同,常规期限基本在30年以上,可以借鉴欧美国家的成功经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当地企业能够将部分闲置资金投入到PFI高校基础设施项目中,企业可以在30年内获得长期稳定的业务和利润,这对当地政府、高校和企业来说是一个有效的发展机遇,最终形成了双赢的格局。
 
2.2 项目概况
 
项目建设规模主要涉及两所大学,预计所需资金8500万元,部分资金来自当地财政拨款资金。项目承包范围主要包括工程勘察、方案修改、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工程概算等。过去,学校工程基础设施项目的资金基本上来自当地政府财政。对于大学建筑等项目扩建项目,通过PFI融资模式吸引私营企业投资。
 
2.3 PFI融资模式下高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风险分担机制
 
根据上述相关内容和图表数据的表述,可以进一步构建PFI融资模式的风险分担机制,并按照上述基本原则进行。高校基础设施项目PFI模式运行下各参与者的内部结构关系,包括相关管理部门、私营企业、承包商、运营商等参与者,共同构成了PFI组织结构。其中,项目所存在的潜在风险因素由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共同承担,主要由私营部门承担。对于私营部门,其风险存在于项目的整个过程中,包括早期融资、设计、后期施工、运营等。当然,在整个过程中,其他参与者可以根据风险水平和分担原则,科学合理地划分各方的责任和义务。
 

财管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