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财管海南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会计改革和金融市场国际化
发布时间:2023-03-28

会计改革和金融市场国际化
20世纪80年代,真正意义上的全球金融市场开始兴起。在全球化和自由化的浪潮中,资本市场经历了一个国际金融交易大幅增长的时代。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促进了跨国公司的全球投资活动和融资交易,促进了全球低成本资本流动,促进了金融体系的全球自由化(RajanandZingales,2003)。1998年5月7日,DaimlerBenz①和Chrysler②达成合并协议,交易金额680亿美元,股票交换(share-for-shareexchange)完成公司合并(每股Chrysler股票换0股.6325新股,新股简称:DCX),合并后的新公司是DaimlerChrysler。1998年11月17日,DaimlerChrysler股票(DCX)作为全球注册股票(globalregisteredshare,GRS)同时,在全球21个证券市场(包括纽约证券交易所和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发起交易。DaimlerChrysler(DCX)它是第一只真正意义上的全球股票。这种全球注册股票促进了股权资本的全球交易和跨国公司的全球融资。同时,它需要更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和会计披露制度,以及更高效、更透明的全球资本市场(Kamlyi,2003)。
从1997年到1998年,亚洲爆发了一场影响全球的金融危机。国际资本冲击引发的金融货币危机给亚洲新兴经济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暴露了亚洲金融体系的制度缺陷和亚洲公司治理结构的缺点。缺乏金融体系透明度和公司治理机制的缺陷导致了对高质量金融服务和会计披露体系的强烈需求。此外,“多米诺”式的金融恐慌使亚洲经济陷入了不可避免的信贷困境(RajanandZingales,1998年),并产生了会计报告行为的棘轮效应(ratchetef-fect)。棘轮效应会产生混乱的会计信号,干扰会计信息的筛选机制,产生错误的市场定价机制。这种错误的市场定价机制不仅不会惩罚虚假报告会计业绩的公司,而且会惩罚如实报告会计业绩的公司,从而降低企业真实披露会计信息的动机,进一步加剧金融体系的不透明度。为了克服会计披露的棘轮效应,亚洲国家发起了政府主导的会计改革,致力于建立符合国际会计准则的会计准则体系。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改革过程可以发出强有力的制度信号,从根本上扭转和消除棘轮效应及其产生的信息错配机制。2008年,Wallstret巨头Lehmanbros突然破产,以及由此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再次提醒世界关注金融监管体系的失败和会计信息质量的缺陷,促使各国在金融自由化的背景下不断完善金融管制机制和会计披露制度。LehmanBros的破产暴露出两个缺陷:一是投融资决策错误。大量投资于低信用等级债券的公司(sub-primemortgage),巨大的投资风险;过度利用财务杠杆融资大大增加了财务风险;二是会计报告对资产贬值的风险估计和风险披露严重不足。
2007年上半年,Fanniemae和Freddiemac的冒险行为导致了次贷危机的爆发。然而,LehmanBros并没有在2007年财务报告和2008年季度财务报告中有效及时地估计和反映其持有的金融资产减值风险,这违反了稳健主义的会计实践。LehmanBros破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公司治理机制的失败。由于缺乏董事会和股东的监督和限制,公司管理层可以采取更激进的投资决策和融资政策,并将公司拖入泥潭。由于缺乏董事会和股东的监督,公司管理层可以夸大经营收入,隐瞒或错误地报告资产的减值风险。LehmanBros的破产带来了两个启示:①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性;完善的治理结构有助于提高经营效率,避免激进的投融资政策,加强风险管理机制。②会计信息质量(特别是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优化和提高,有助于缓解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的金融改革和会计改革也面临着国际化的挑战。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中国经济将更快、更深入地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中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国际化必将推动中国金融改革和会计改革走上不可逆转的国际化道路(曲晓辉、陈瑜,2003)。

财管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