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财管海南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银行会计模块化专题讲座
发布时间:2023-03-28

1.调整课程定位,整合课程内容
任何教育都必须以设定一定目标为前提。高等教育的目标是以知识经济和社会对人才的总体要求为导向,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实现技能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因此,金融会计应重新定位为基于金融理论和会计理论的金融会计。在了解会计基本方法的同时,了解金融业务的基本活动,注重掌握金融企业业务的规范和流程。目前,财政部颁布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界定了该制度的适用范围,包括银行(含信用社)、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租赁公司、金融公司及其分支机构等。因此,在内容设置方面,本课程应突出占金融企业主体的银行业务,同时考虑保险业、证券业等业务的快速发展,提高学生对整体金融企业业务的知识把握。此前公开出版的《金融会计》教材大多以金融业务会计为主,强调掌握基本方法和会计技巧。无论是金融专业还是会计专业,其选修课都有会计、中级财务会计、货币银行等课程。也就是说,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会计技能,学生已经能够掌握,如果仍然宣传,每个业务的贷款会计方法,只能导致知识点的重复和时间的浪费,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导致职业培训与职业目标脱节。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课时限制,笔者重新调整了课程的内容和结构:
(1)进行模块化专题讲座。整体内容分为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三个模块,每个模块侧重点不同。其中,银行业重点关注银行会计中单一收付记账方法的应用、存贷款利息的计算、资金的汇算清算、金融机构的交流以及外汇业务中的国际结算业务。保险业介绍了保险公司经营的特点,突出了保险公司会计的强烈行业特点,如成本需要估算、债务金额难以直接从现有合同中获得,必须采用精算方法、当期经营收入与成本比例不准确、实际经营一般认可的会计原则和监管会计制度。证券业相对简单,只需介绍证券业务的类型和不同证券业务的会计特点,就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
(2)调整不同专业学生模块中的相应内容。鉴于会计专业学生金融理论内容相对匮乏,应扩展业务本身,介绍和引导学生了解业务的相关理论知识。如贷款业务,可增加贷款发放程序、贷款管理和贷款管理,扩展金融业资产负债管理;国际贸易结算业务应掌握主要结算方式的业务流程。鉴于金融专业学生,虽然金融理论知识相对丰富,但会计方法相对简单,应更加注重原始凭证的识别、会计方法和简单会计报表分析等基本会计技能。
2.完善传统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方法的讲课方法一般是板书加粉笔,先进的采用多媒体,通过演绎推理来传授知识。教师首先阐明知识点的概念、结构和理论,然后用例子和问题进行论证,然后通过阅读、音像、练习和测试等有效方法传达具体的事实、原则和系统技术。传统的课堂教学由注入式思想主导,教学过程被视为“灌输”过程,教师充满,学生被动,教师和学生缺乏主动沟通,往往教师在平台上充满激情,学生无精打采,培养学生系统知识作为传统教学方法的核心内容,虽然可以锻炼学生的记忆能力,但未能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因此,以知识传递和复制为特征的传统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作者的教学团队一直致力于课程改革的探索和研究。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发现合作教学-大班和小班讨论模式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缺陷和不足。合作教学是教师合作、学生合作、师生合作的综合体现。“大班”教学模式主要突出教师的作用和地位,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教师主要讲解知识点,注重启发性和问题教学,避免教条,增强教学互动。每个模块讲解后,安排相应的思考题和阅读文献,详细安排讨论内容,指导学生课后查阅资料,准备分析报告。“小班讨论”倡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热情,提高教学参与性,学生按照自愿原则平均分为几个学习小组,指导教师首先讨论问题和学生演讲简单提示和要求,学习小组为教师安排讨论内容,课外分工,准备材料,然后采用小组讨论和小组代表主题演讲交流,其他学生和教师可以自由提问或辩论。最后,导师对讨论的深度、发言人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等方面进行了评论和总结,并给出了小组和个人的结果。这种合作教学方法充分整合了知识教学、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全面促进了教学的协调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财管海南